通知:E拓建筑网正式更名为拓筑在线!

拓筑在线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清华大学景观学系2020硕士毕业展


[版块:大学生讨论区] [分类:作品集&展] [复制链接] 报告无效帖子查看: 1023|回复: 0   
拓城校尉|出图机器 发表于 2021-11-2 14: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得20e币  e币充值  开通VIP会员  快速免费获取e币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7e1da92bc4cb10d6a6b39aff67322155.jpg

2020年12月30日下午1:30,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硕士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开放式终期评图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顺利举行。活动由清华大学景观学系常湘琦博士主持。有约60位来自清华大学校内各学院的师生现场参与评图与打分,线上有约300位嘉宾通过腾讯会议参与。线上的嘉宾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學、哈尔滨工业大学等4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师生,以及来自各大事务所、地产、园林管理部门等单位的一线从业人员。

cc64dacd3cca1bc52a71807da58bba3b.jpg

6d12a0848cc8b244d25693a79e4a738d.png
线上、线下参会嘉宾合影

本次课程的负责人朱育帆老师首先介绍了到场及线上的评图嘉宾:清华大学基建规划处盖世杰老师、清华大学修缮校园管理中心园林环卫科潘江琼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傅娅老师、周斯翔老师、林代章老师、钱丽源老师。朱老师对各位嘉宾的参与表示欢迎,同时对参与本学期课程组织的各位任课教师、助教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随后,任课教师清华大学景观学系许愿老师对本学期studio课程做了简要回顾。

71aa839dae8b4dd72bcbcfcce99f9cba.jpg
朱育帆老师介绍各位嘉宾

0092481e2965faf9e61f40c02ae22527.jpg
许愿老师做本学期课程回顾

下午2:30,6组同学正式开始汇报,每组同学在方案介绍、视频展示和嘉宾问答环节,均呈现了出色的表现。

63d21d0234e3d015cc875b237b7cf771.jpg
小组汇报现场

下午6时左右,各组汇报结束。本次课程的任课教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朱育帆老师对本次汇报成果进行总结。线上嘉宾积极参与投票,选出了3组“最佳人气小组”和2名“最佳汇报个人”;任课教师和助教评选出6组“特别奖”。评图结束后,由朱育帆老师和许愿老师为同学们隆重颁奖。

37a9e36a74c14449f44f1bd77cafd919.jpg
朱老师做本次汇报总结

603967a10f5130023e1bae046d8e3468.jpg
“特别奖”颁奖现场

a9cffa81f1ccbe39b3f1145569e45b16.jpg

586cb5ac04020ed8ccb90e3c232f6a17.jpg

0058a681a7a8e575cff53376cb885cb2.jpg
“最佳人气小组”“最佳汇报个人”颁奖合影

4ef1a9fca2d800951013ed6afdb52ee3.jpg
全体师生合影

成果展示设计场地本学期设计场地为清华大学校园。 成果要求成果要求对校园进行3个不同尺度的规划和设计:校园尺度(规划)——工作范围为清华大学校园,约350公顷,要求小组在实地调研与基础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校园景观整体规划策划方案,选取一种疫情管控期间的空间特征进行重点专题分析,阐述它对于整体校园景观的影响及规划设计对应的可能方式。
片区尺度(规划)——在清华校园内自选片区,面积约20公顷,要求小组在自选的片区中对校园尺度提出的专题策略进行细化,需综合考虑教学、科研、生活等基础性功能需求与短期、长期管理措施的协同关系,统筹并创新转化为相应的方案成果,要求在此阶段明确片区内的空间形式。
节点尺度(设计)——在片区范围内选定节点,面积约1-3公顷,要求以前两个阶段的规划成果为指导,对具体空间进行设计,小组4位同学之间应相互协调,注意各节点的衔接与设计语言的统一。

42c042353dd0c86a421f4a5bb8372545.jpg


第一组《刚柔并济,以景战疫》
组员
627b9d7f5a26150828c2f93b8be07013.jpg

1方案策略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校园管控主要存在着三方面问题。
第一,清华校园是典型的大院校区,学校内部家属区和教学区并存,校方目前主要是通过功能分区和设检查点来阻隔区域间人员流通,但现行分区形成的边界并不清晰,标识性较差;边界上卡口布置存在着合理性不足、管控效率低和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分区、边界和卡口管理的布局。
第二,现状的校园户外空间均是在无疫情条件下的设计,其空间组合模式、距离设置和具体布局都无法满足疫情期间人们使用的需求,如人与人保持2m的社交距离、控制人群向心集聚等,景观设计应就此方面有所回应和调整。
第三,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大学生,有近半数存在着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但目前的校园景观并不能够很好的提供疗愈性景观空间。
因此,小组提出了“刚柔并济,情理兼顾”的设计概念。一方面,从刚性角度看,景观作为管控协助的一种方法,帮助校方更好的实施分区管理,完善边界设计,降低管控成本。另一方面,发挥景观的“柔性”作用,通过户外空间改造设计,让人们在疫情期间也可以安心安全的享受到绿色环境的放松与疗愈。

7e1da92bc4cb10d6a6b39aff67322155.jpg

校园战疫策略图2空间设计

小组选择深化设计的片区位于清华东西轴的西段,场地内有诸多重要的历史景观如熙春园、荒岛、校河、二校门等,属于清华大学的门户景观。从1707年至今,万泉河见证了清华历史的演进流变,曾经的校河是分隔校区和城市的地理边界,随着清华校园的扩展,防洪需求等影响,校河变成了承接校园雨水排放的内河,丧失了其边界意义和景观功能。疫情期间,南侧校河作为天然的地理边界能有效阻断人员大规模流动,是理想的改造边界。

691ece1166862fb03b6c76b5691b21ad.png
节点区位图

节点1节点1位于清华路南侧,二校门西侧的万泉河带。设计对现状空间特征,场地与“大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判读,确定了要改造的核心点。建立了三个弹性管控卡口辅助校方疫情防控,同时结合空间模式、景观小品等要素使场地能“平疫结合”。结合场地现存资源和区块,将场地划分成三段,以“新旧合冶”“西山惜影”“拙朴自然”为主体进行规划设计。

cc83f0e3daa59ae2168b4184eb981aea.jpg

113d47548382d03d083d60f23e43f84e.jpg

23d98e6437c13a59c23eab560f98be5d.jpg

▲节点2节点2位于熙春园旧址,设计对现状交通结构、景观空间进行梳理调整。沿路构建界面空间,建立集中管控卡口和弹性步行管控卡口,形成辅助疫情管控的景观空间结构。将露天游泳池改造为景观水系,恢复熙春园山水格局。挖掘熙春园历史和景观特点,打造德胜轩、花韵轩、藻德轩、柳堤花径、柳堂泛舟、白露汀花、芙蓉小桥、月台锦趣等体现清华校园深厚历史文化的特色景观。

45efd246494c0f29d133a2d942dbc22f.jpg

4ce3c628ffdc6a84013258f4710f383f.jpg

68f65fb5bd1340665938d6441ee61b76.jpg

▲节点3节点3位于校河末端,被清华路划分为南北两段。南段靠近家属区。疫情严重时期居民无法进入校园,因此南侧场地中为人们提供空间方便眺望对岸的二校门、银杏树,让居民不会完全与校园隔绝,缓解心理隔阂。场地南侧照澜院的部分建筑曾是名人故居。设计整合这个片区,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同时为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植入新的功能让它们重新充满活力。北段的现状是非常封闭的线性空间,里面没有活动功能。因此设计通过植入空间打破现有凝固的节奏氛围,同时为北侧师生提供活动机会。

aaa0e4e7e0647f49ce9cb364e6bc7efc.jpg

▲节点4节点4位于校河北侧问讯处至二校门之间。场地存在管理控制区域不足、甲所丙所之间过于开敞、边界过于生硬缺乏合理的功能布置以及历史文脉丢失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中利用现状的地形轴形成天然的管理边界;在相对平坦的区域增加管理集中卡口以及弹性卡口;在边界缓冲区加入了合适的功能服务和历史文脉;在甲所和丙所北侧增加了种植的标识性以及围合性,延长西北侧的校河构造弹性边界,构建甲所丙所内部的静谧空间。

ae6af34d266e6151e47b713a02f82943.jpg

7540447852add1e29271b6df216f9263.jpg


模型视频

第二组《距离——“拒”离》
组员
b731442475a4e621ea1ad6e634969ed3.jpg

1方案策略
疫情管控要求中,限制封闭空间人数及保持距离是重要手段。但校园存在明显上下课高峰期距离难以维持,以及户外绿地以种植为主而活动空间不足导致学生活动只能集中于室内的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增加距离可维持空间”和“室内活动向户外延伸”两个策略,来帮助校园疫情的日常管控;并在三级校园疫情防控等级下,对交通和绿地分别有不同的管控要求,因应防控措施需求,将部分道路及绿地进行功能置换。


92b7599698af6dbe84d973e187223caa.png

d776f09c959069539bc7c4ec9023e331.png
校园规划策略图2空间设计

小组选择深化设计的片区位于学堂路北段。学堂路是清华大学的南北主干道,从清华南门进来一直往北就是学堂路,这条路一直延展至紫荆学生宿舍区。学堂路与清华路的交接处便是新清华学堂,是这条南北主干道命名为学堂路的原因,同时也为了铭记清华大学源于清华学堂的历史。学堂路由北至南联结起学生生活区至教学科研区,是清华学子每日必经之路,承载了许多校园故事。


33663fc788d1b0a43dcd4ee4b9b466cc.png
节点区位图

▲节点1节点1位于学生服务中心C楼附近,这里是宿舍区中的综合服务楼,但因其前广场较为封闭,背后绿化密集,造成户外空间不友好,活动全部限制于室内的情况。因此,此次改造希望将C楼正面打开,形成广场空间,为大型活动及开学时的拥挤状况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并且结合现有内部空间功能,丰富西面绿地活动空间,让使用者有更多的防疫空间选择。

f17149c314e3820c90a321b411d75e26.jpg

e63949db6e666d3bf1930a8dab378b59.jpg

286e7320bebe5efb580da0df09fe8280.jpg

▲节点2节点2位于学堂路北部近丁香食堂附近。学堂路北段为学生生活区,丁香园食堂现状停车分区不合理,交通拥堵、人员密集,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极具安全隐患,宿舍区域绿地大多可观而不可留,缺少活动空间。因此以交通梳理、增加户外活动空间为重点改造方向,铺装与种植的结合设置“景观一米线”,帮助大家保持安全距离,增加户外活动空间,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降低病毒传染风险。

7cde4a4d00dfe19bea61c3ad867e4f48.jpg

bd4bf8f7bf28245ac91666567934e2d8.jpg

4046d35d6bd09016a3eb93da2f152d79.jpg

▲节点3节点3位于 学堂路中部近清芬食堂 。临近清芬食堂处的十字路口在高峰期常出现拥堵情况,根据总体规划中的策略,将部分路段拓宽,并重新规划自行车停车位置;清芬食堂南面绿地使用率低,根据分区规划中对该绿地的定位,添加了校园信息展示空间,户外表演空间及较私密的学习讨论空间。并利用清芬食堂与学堂路间的高差设计可停留台地式空间,引导学生望向西面的西南联大纪念碑。设计目的提高场地可进入性及活动多样性,鼓励学生将主动式交往在室外进行。

c7b1af0c617ca12f5d1c8592433ccbe8.png

1cb2b130d4831854df4eaaf9b5b8ddd5.jpg

59298fb87cab79584f803b6f277aebb2.jpg

e6921461e2109582005e2f1e5e2740b4.jpg

3ac7fd05c520df391f1aa7ddb78f4110.jpg

▲节点4节点4位于第四教学楼至学堂路与清华路交叉的十字路口附近区域。设计针对四教与文南楼之间停车高聚集性问题对停车位进行重新分配,另外利用场地高差激活绿地活力的同时连通东西景观风貌。在一二三级管控前提下,场地可因时作为排队检疫,安放临建等功能置换的留白场地。

e3aaa99c4d99604bef5dc09e8bd0c9f6.jpg

7ab1482c73acdce59d820991dc953365.jpg

6562604be93510fb23b9b740110e0330.jpg


模型视频

b907990cb5ed642f45cda216b114415f.jpg

第三组《拓展空间 EXPANDING SPACE》
组员
e35315b0a978d8aaf514f53b6aea064d.jpg

1方案策略
保持社交距离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但校园目前存在公共性服务建筑布局过于集中,导致上下课、餐饮时段出现潮汐型高密度人流聚集、停车空间不足以及非机动车占用交通干道导致局部交通节点人流拥堵、疫情隔离措施导致的室内公共空间可容纳人数下降,室内空间资源不足3个突出问题。
存量发展下,采用对空间进行立体规划,开发半空及高空的空间资源,对特定系统的节制性梳理,以原有系统二次开发为策略,提出了Expanding Space的总体思路,从“非正式学习空间系统”、“非机动车停车系统”和“物流系统”三个方面入手,并依据实现条件依次分为近期、中期以及远期系统策略规划。

c9ce011f1466999314f028fa0fc7159e.png

45b57be83e3a27e56f55150c3c432519.png
校园规划策略图

1、户外学习系统(近期策略规划)——深入调研学校的院系/公共教学的教学内容及授课空间,重新梳理户外空间,将以强调互动性、对数字媒体设备依赖度较低的课程设置于户外空间中,以缓解室内公共教学空间紧缺、疫情常态下社交风险高的问题。

a67338d09bdaca0904b14349cbb4b309.jpg
户外学习空间系统

2、非机动车停车系统(中期策略规划)——通过限制私人非机动车数量,全面实行非机动车共享化来减少资产管理整合的负担。同时,设置景观化的非机动车立体停车空间,减少非机动车停放对现有地面空间资源的大面积占用,缓解局部节点人流压力,保证良好的社交距离。


3690eeac3d36308f1b5f8f4b151240f4.png
非机动车停车系统

3、物流系统(远期策略规划)——结合原有物流系统节点创造性地提出地面与空中相结合的多级物流运输系统,以减少了物流运输对地面资源空间的侵占。新的物流系统将根据疫情等级变化情况及时做出弹性的反馈,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更多的物质资源侵占。


18a1e474cb025729a4397adf6fe876a3.png
多级物流运输系统

2空间设计
小组选择深化设计的片区位于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的交界区域。场地以校河为界,西侧主要是具有历史的早期建筑,包括“清华八斋”之“明斋”、“新斋”;东侧主要是建设于现代时期的建筑,以及部分建校初期的学生宿舍建筑。

58d23ac010325b4209db296da4eb52b2.png
节点区位图

▲节点1节点1场地位于清华大学紫荆宿舍学生公共服务楼(C楼)。场地存在绿地开放度不足、建筑以及户外场地整体服务能力欠佳等问题。设计以“涟漪”为概念优化了C楼建筑及道路原有结构,重新定义场地空间属性。并且场地落实总规的三大策略,综合配备了一级物流中心、覆土停车装置以及集临时防疫、学习、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户外空间。设计希望激活场地活力,为宿舍区提供弹性的临时防疫管控功能以及提升校园日常生活的品质。

6d89c5f792bf4031c810f299ef267575.png

ddcd1b97e11e090aa3146f2f8861bf2e.png

89f9b8bb2675036b3908bc82a1541344.png

98e2f2631b5719a72ca3b985f0b40bd7.png

▲节点2节点2位于丁香园附近男生宿舍群。场地内部存在空间利用率低、绿地结构破碎等问题。设计遵循场地原有肌理,以“弧线”为构图元素重新梳理场地,并且结合本次总体规划三大策略实现了多级物流系统、自动立体停车装置以及户外读书、研讨空间。为场地提供了一套疫情前后更为合理的户外空间优化方案。

5730054ed8a51048d564e18b953e6309.jpg

b3a7caabdcbe52e1dd2fe7760c1884f8.jpg

794fb3eac593bdbc0197838db6294956.jpg

eb38147a567782febea3f4aad059c270.jpg

▲节点3节点3位于新斋、观畴圆、学生宿舍1-3号楼之间,设计希望结合疫情与三大策略,打造一个满足师生和家属户外活动和学习功能、同时亦能够自觉保持安全距离的空间。方形回廊贯穿场地围合成中心下沉广场,形成适宜DIY场景的活动中心,回廊节点设置了阳光自习室、展示、户外教学等功能,从北向南的商业动线与景观紧密结合。通过设计丰富的户外空间,在疫情常态化下为在校师生保持距离以及应急管控提供弹性支持。

453a5bebf497ba4d0a2e6c7897e3531f.png

5ce16b4ea80d19f26e0eb3b5274d92bd.jpg

fe1f4efa1d5b3923b0418820588e4ddf.jpg

01b5e14ff497ec0dda3615b2d91c6721.jpg

49787d2b7d3d1d69073b03f05c272912.jpg

▲节点4节点4位于学堂路与至善路交叉口东南侧的学生宿舍区,该场地商业餐饮集中、人流密集,疫情期间存在人员接触过密的风险,同时还存在场地自行车停放杂乱,交通混乱无序的问题。设计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规划了两条贯通西东和南北的步道,同时结合疫情总体规划三大策略,增设了交通管理、物流运输、户外学习空间以及防疫临时关卡设施,以满足师生在不同疫情防控等级及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14339521112e16725a065d2c5283b0fe.png

9368bef6b9018633063b04c1a61f4030.jpg

f3473d2effd0e58719837a1a94398590.jpg

1a94568ad91f4ca198ee7c5e484a3e2b.jpg

第四组《疫情常态化下的“清华微城市”》
组员
98ebce1588069298880840a2bfad1ecc.jpg

1方案策略
后疫情危机下校园面临诸多问题,如部分教学楼及宿舍的户外场地不能容纳防疫设施;校内缺乏中高端餐饮、购物及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商业实体;校内户外空间的可利用性和丰富度不够;道路交通潮汐性拥堵及停车场地拥挤导致人流致密化;长期疫情危机禁闭状态下滋生师生心理问题。
清华校园由于学校的特殊性、人群的聚集性、服务的综合性而形成“微城市”系统,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使双方建立相互支持,互相补充资源需求。而在疫情的语境下,可以通过景观改造升级补充封闭管控式校园内缺失的城市功能,以景观空间的弹性利用,应对不同管控级别的疫情突发状况,激活可再生的校园场地。
小组提出的具体景观策略:1、根据北京市4个级别的应急响应政策,制定4个级别的校园管理模式。由Ⅰ到Ⅳ级别,通过管控范围界定、防疫功能落实、微城市功能补充三方面,形成整体规划策略。

917c403ea0aec819e2dbe196228e7c85.jpg

2、利用附属、游憩、运动、流线等景观空间进行“微城市”功能补充。以校园街市补充城市商业中心功能;以校园剧场补充城市艺术中心、纪念馆等功能;以校园微型疗愈绿地补充城市康养公园功能;以散布式拓展校内医务空间补充城市公共医院功能等。

7bd47782bc2273a18788391b43281319.png

3、通过景观设计达到场地在不同级别管理模式下的弹性化利用。

434c162756e71ec9445f05dec1af3cd6.png


2空间设计
小组选择深化设计的片区位于主校区西北部,该场地属于早期校园景观风貌区,使用人群以学生为主同时包含教职工及家属区等复杂人群;南部东部以学堂路为界,中部经过至善路,西部含西区体育馆,北部含学生宿舍14-18宿舍;整体功能含学生公寓、系馆、图书馆、食堂、休憩绿地及运动场,功能构成较为多元化。

69bcd3b139944be119c5686ff203b63b.png

节点区位图
▲节点1节点1位于清华大学西北端,观畴园周边。设计定位是生活集群。地块包括宿舍住宅、食堂、系馆等功能建筑,通过景观结构的梳理,补充综合餐饮、咖啡书吧、便利商超、阳光平台等功能,构建活力小广场和下沉庭院,重整住宅与商业的动静关系,组织人行、自行车与机动车流线。在重新梳理整合场地关系、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结合疫情管理措施,满足居民更多的“微城市”生活需求。

e504053ac6fab0b3b281649a46bd9e4a.jpg

808a1bb17777b4a23165c25efd7db3e1.jpg

057ff713bfa8bf375d2e2d74f2030726.jpg

▲节点2节点2位于听涛园西侧、情人坡北侧,是由道路与校河围合的一处三角地。设计将原青桐林广场,优化改造为集艺术剧场、集会广场、宣传展廊、抗疫纪念、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微城市”剧场,增加多尺度户外空间,增设折桥衔接校河两侧滨水空间引导人流,建立场地与东侧听涛园的景观视廊,以达到激活校河两岸的效果。

b3cf7e37eef389e80171daeca807029b.jpg

cd91b15e67bd579d1230e05d25a4ccab.jpg

a643cb76760a3eac35431fb61b7d76f2.jpg

▲节点3节点3位于原北院遗址情人坡,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公共绿地。本地块重构校内“微城市社区景观”价值观,融入校园与社区的公众参与,将场地升级成具书院精神的疗愈康养绿地。保留北院遗址情人坡原有地形骨架与植被肌理,在其边界打造“空间镶嵌”式复合化弹性防疫界面;全域交通无障碍化处理,增设多个离散式户外活动空间,结合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打造普惠大众的轻运营化参与式景观。

cbe8a73015eaafc801589ee09da01b09.jpg

fbcfdc298a335df66c5a8b528b423547.png

77a795286d17442f5fef09b1532b4551.png

▲节点4节点4位于西操场和校图书馆南侧,校河北侧滨河空间。设计地块分西侧运动休闲和东侧户外阅读两部分,分别对应北侧的西操场和校图书馆,两者功能一动一静,通过对滨河绿地空间改造,处理矛盾关系。对大礼堂与图书馆轴线偏移进行缓和处理,优化场地空间。通过增加亲水平台、滨水步行道、防疫方舱等功能,营造小而精的“微城市”滨河廊道。

d48ce1a47d7081ef0889faf8a488c08a.jpg

bcfe1e616ca7a517a8eabb5ee89dc43a.jpg

71c94fd7048e826851d16783fcad4609.jpg


第五组《校园健康空间微更新计划》
组员
ecf27da40e16516a33ebcc7c1dac937b.jpg

1方案策略
疫情常态化下校园健康备受关注,通过调查发现:1.心理咨询需求量突增,但咨询场地不足。2.室内运动场所使用受限,无法满足疫情期间锻炼需求。3.疫情下社交距离发生改变,户外各类空间安全性、适用性下降导致使用率整体降低。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响应级别,在尊重校园基底与文化的原则下,提出健康校园归属感视角下的“微更新计划”。从“微心理”、“微运动”和“微情感”三个方面入手,希望降低疫情下健康风险,激活户外使用空间。

f554c1ab14ec1c999b65526225e45f1d.png

校园规划策略图1、微心理空间系统——分别设置单人体验,多人体验,专业团体体验三种微心理空间。在不同响应级别下,分别为师生提供宣泄、减压、沉思、冥想、注意力恢复及专业团体辅导空间,为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提前预防、适时引导、及时治疗等作用,发挥风景园林在心理疏导中景观的巨大效应。

28215f0f0a7370ab23c98ce8f161d29b.png
微运动空间系统
2、微运动空间系统——针对现状运动空间供给总量不足、分布不成体系、功能较为单一、形式多为交互等不适应问题,规划织补单人及小型团体的运动空间,并提倡新型的户外微小运动形式,减少交互传染可能,同时根据使用规模及活动特征,细分为恢复型、训练型、竞技型三种微运动类型。

c0386d4026ca0967827dbeaab28f4ec1.png
微运动空间系统

3、微情感空间系统——围绕校史与历史景观遗存,营造文化景观节点,放大历史记忆,激发校园人的归属感。通过提升现有场地品质、增加户外场地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根据管控一、二、三级别的规定,引入设计的手段,提高在疫情下校园单人、3—5人小团体的使用频率。具体设计以校园记忆场地为主导,设置历史故事线串联小广场、道路、纪念碑、植物区等,使教职工与学生在游览在特定情境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想法、偏好、情感、价值观在此环境得到抒发,调节校园人的身心健康情况。
b8b5979a75d494cb192e54adb3d862e9.jpg

微情感空间系统

2空间设计
小组选择深化设计的区域位于清华大学北侧,学堂路两侧的微空间,处于清华大学新老校区的分界线上。此片区涵盖了学生日常活动使用频率较高的住宿、餐饮、办公等空间,设计希望能涵盖较多使用场景,满足同学在不同场景下对于心理、运动、情感的使用需求。在疫情期间为学生提供心理指导、运动锻炼、情感恢复的功能。

f9c39c1de7f71225f2080898b4c6dd82.png
节点区位图

▲节点1节点1位于C楼附近。设计整合C楼使用功能,重塑中庭空间和一层建筑空间,将完全内聚型使用率低的空间,改造成为尺度宜人、空气流通更为高效的户外街区式空间,减弱空气中有害微粒的滞留。同时植入心理、运动和情感三种微空间,从多个维度给与师生更细致入微的关怀,增强师生心理、身体、情感的自我修复力和抵抗力。

f19477ebd93915b17f2287a35fa68796.jpg

1b10b440ebb3df1c139c46b106268627.jpg

29646f9acdc09bff56e7532fcedc5b2c.jpg

▲节点2节点2位于情人坡以北的三角地块。设计梳理、细分现状林下空间,置入流线型廊架串联各微运动场地。以开敞草坪提供内聚的自由运动空间,形成极具氛围的活力核心;北侧组团式布置训练空间,西侧运用折板形成单人竞技空间,满足疫情下的特殊运动需求。廊架以 “圆拱”为语言并进行现代化转译,延续清华传统建筑符号,“虚实结合”满足具体功能、丰富立面韵律,拱形交错产生光影效果。

1c93d882c076613033f356014678c477.jpg

45492272786a669b8849fc72b5e5cc3e.jpg

85356b89e1bc54cf428e49a2a5b1894b.jpg

▲节点3节点3位于西南联大纪念碑周边的绿地。按照时间线在空间中讲述三校联合创建西南国立联合大学团结合作,弦歌不辍的故事、闻一多先生临危不惧的故事、朱自清先生为闻一多先生作诗的故事,以及抗战结束,三校回归的事迹。1、入口广场通过铺装变化与校徽演变的小品表达西南联合大学在连绵烽火中艰难的发展过程。2、场地中的记忆环讲述了闻一多与朱自清等人物的历史故事。3、纪念碑区表达了西南国立联合大学的卓越以及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

e020ea361f9d767e12f8f51251df5b7c.jpg

84dfa502300c284ac8191aea0417af80.jpg

3b329dff9121abafe485853ba00d204b.jpg

▲节点4节点4位于节点4位于四教北侧的地质之角到南北校河交汇处。问题:1.校河西侧的自行车道使用率低2.滨河两岸通达性差。3.核心区缺少活力。设计沿袭地质之角岩石记忆记录疯狂生长的石头,以石为材点亮场地。1.保留岩石园,将南侧岩石延伸到北侧滨河空间。2.以自行车道串联西侧绿地空间3.建筑结合水闸设计与拱桥对望的拱廊帘洞体验空间。

2567335786fcdc9fad14b2e236cd1103.jpg

10dc25799e5e03362cf04572d6322717.jpg

d633eeafb3ef88f62d435f447839a91d.jpg

第六组《“核”计划 CASE PLAN 》
组员
100443a79bc8e95ea75ba4155cc42dad.jpg

1方案策略
面对校园疫情管控进入常态化,校园目前存在服务性设施分布不均的问题,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困难,比如东南教学区缺乏食堂导致的钟摆式自行车潮汐,难以保持社交距离也无法进行管控;而西南的家属区由于缺乏公共绿地老人们必须穿越管控边界到教学区使用公共绿地。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给每个管控区域新增一个复合功能的核——“Multicase”,补足每个区域的功能服务缺陷,减少穿越管控的需求,将人群锚定在管控区内,形成无形的管控边界。再利用线型功能核“Linecase”解决各个区域间必要的穿越,比如物资运输、环卫等,建立一套新的能够更好的配合疫情防控的服务设施系统。

18c83d17228d3a07a524e6173688cf8b.png
校园规划策略图

2空间设计
小组选择深化设计的片区位于校园东南部,从校河的拐弯点开始,由西向东包括新清华学堂、主楼、艺术博物馆等重要建筑,清华路在其中串联了整个地块,打造一条绿色林带,并配合西段的校河形成校园的东西轴线。东南片区主要以教学区为主,缺乏生活服务设施,我们在此片区置入了Multicase。建立一套新的能够更好的配合疫情防控的服务设施系统。


50132cbc4ad83a393c15f801a3a109d1.png
节点区位图

0253079c355f45263d12f617aa0f8485.png
节点设施分布图

0d2989af14097067f61c196f25a60526.png
节点整体鸟瞰图

▲节点1节点1位于学堂路西侧,文南楼南侧以清华路为界的南北两个区域。该节点北部以文南新楼的扩建为主,南部保留原场地树木组织历史轴线,对胶印厂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成为校园的生活服务区域。其中“复始广场”为核心节点,在纪念1946年国立清华大学大学按原校复员的同时与新清华学堂形成较好的对望关系,也是生活服务建筑的前广场。广场保留原场地校友捐赠的松树,可满足不同的校园活动需求。在防疫期间,可临时改造为建筑前置检疫空间。

e1caa01b805aec8fd4512369563b6e43.jpg

47f6ab05ee4404c65326f4c538727186.jpg

▲节点2节点2位于新清华学堂南侧,新经管楼北侧。此片区作为东轴的转折点,用一条与建筑语言平行的步道完成轴线的偏移。其次场地设计保留了现场的大树,东侧也种植了一块树林,使得整个东轴的场地形成了一条900m长的景观林带。并其中布置了“百年踌躇”的景观节点。在疫情下,此地块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配合linecase与minicase的运作实现东南片区的核心功能,缓解校园高聚集压力。

1baa02c40634135f6db5388c4841f573.jpg

3dd0917fa58532dd98874e623d8ad8c1.png

▲节点3节点3位于主楼南侧。地方有自己的记忆。场地位于清华主楼南侧绿地,通过“case”的设置满足功能疏解需求,为疫情防控提供足够空间。清华主楼和东侧轴线布局始于1960年代,学校的建设过程是新中国成立后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的缩影。清华人数十年以来在各行各业里发光发热,并逐渐成为中流砥柱。东西向横轴正是想讲述这些奋斗故事,通过设计语言塑造记忆锚点,让人听到燃情岁月中的回音。

6dbf51cc56e1a50469631bb15d22bb25.jpg

4d83e93a35f3a7bd99c442fb06563ca5.jpg

▲节点4节点4位于艺术学院北侧,艺术博物南侧。东门是东西轴线的末端,以艺术博物馆和科学博物馆作为结束。该节点作为校园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是防疫的关键节点,因此在节点设计中采用特殊的竖向空间设计来分离人流,将校内人员和游客的主要路径进行分离,利于分开管控。作为单独的管控区域,有设置了餐饮、休闲、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在内部满足游客所需,减少了跨区需求。

8563dd6ec01beb4a352ef4a5cc2310e1.png

1a0888bbff95f71de8604c384e52866a.jpg

■ 课程简介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个人生活、工作等均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常态化的疫情管控之下,同时疫情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交往与空间的深层次思考。面向实践的前沿选题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本学年“疫情常态化下的校园管理与景观应对”,以清华大学校园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管控措施下校园空间在管理组织、使用等方面的变化与特征,据此提出适用的景观应对方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研究生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设计”由秋季学期“城市景观设计”课程和春季学期“区域景观规划”课程组成,均以“设计坊(studio)”结合"工作营(workshop)"的形式组织。内容涵盖调研,讲授,评图,讲座,汇报,展览等。具体训练内容包括:设计场地的调研与分析;不同尺度场地设计的方法与逻辑思维;空间形体的驾驭能力和相关技巧;方案沟通与协作、设计表达的逻辑与基本方法等。选课学生跟随教师针对设计选题进行一个学期“实战化”设计训练,通过设计实践过程学习掌握风景园林设计思维方法和技术能力。
供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分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微信登录

会员必读:如何快速免费获得e币?
会员必读:如何快速免费获得e币?
1、e币是什么?(1)只有拥有相应e币,才能下载附件、升级用户组等。(2)只要经常登录、发帖、参加活动等,就能得到相应e币。(3)e币数量=积分数量。 2、如何
  深圳老梁  basten272最后回复于 2024-06-06 站点服务

建筑生必备高大上的总平面图psd素材
建筑生必备高大上的总平面图psd素材
****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yyw  Kaiser0125最后回复于 2024-06-05 设计素材

绿色建筑手册
绿色建筑手册
百度网盘下载链接:[sell=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pDg9FHecdxNGuAjWNSRDA 提取码:ulj4 [/sell]
  深圳老梁  马甲不能少最后回复于 2024-06-05 设计图书

【筑博】深圳康侨佳城康佳集团总部更新超高层综合体投标方案.pptx
【筑博】深圳康侨佳城康佳集团总部更新超高层综合体投标方案.ppt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sell=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N8bZkceqdp2ZwdNMmDUfw 提取码:81zk[/sell] 36个项目汇
  成之歌  马甲不能少最后回复于 2024-06-05 设计文本

[日本版]Jutakutokushu 新建筑住宅特集 2024年04期
[日本版]Jutakutokushu 新建筑住宅特集 2024年04期
本杂志PDF电子版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ck8_view=1]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gXHouaP613x8_0okD72ig 提取码: udu6 复制
  设计杂志  设计杂志最后回复于 2024-06-05 建筑景观

[日本版]Jutakutokushu 新建筑住宅特集 2024年03期
[日本版]Jutakutokushu 新建筑住宅特集 2024年03期
本杂志PDF电子版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ck8_view=1]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1MUaeGCZkVDsekMeXejlg 提取码: esk9 复制
  设计杂志  设计杂志最后回复于 2024-06-05 建筑景观

[美国版]Architectural Digest US 建筑辑要 2024年06期
[美国版]Architectural Digest US 建筑辑要 2024年06期
本杂志PDF电子版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ck8_view=1]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wZdRWlp1rCS6atK9umRAQ 提取码: mbdc 复制
  设计杂志  设计杂志最后回复于 2024-06-05 室内家居

[英国版]Built It 建与造 2024年07期
[英国版]Built It 建与造 2024年07期
本杂志PDF电子版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ck8_view=1]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f3GW1XH8SkQb39l7QPcw 提取码: quiz 复制
  设计杂志  设计杂志最后回复于 2024-06-05 建筑景观

SketchUp开黑,启动多核运算模式?
SketchUp开黑,启动多核运算模式?
SU一路更新换代,编辑模型一直是单核运算,模型承载能力没大改观...... 前几天萌生出开启SU多核模式的想法。 就把想法实施测试了一下,能不能成功?有没有效果
  bang_m  xiatian最后回复于 2024-06-05 可视化设计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23年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23年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23年版)
  huazai_1991  lpj17530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建筑师讨论区

商业空间颜值的天花板如何美出新高度?
商业空间颜值的天花板如何美出新高度?
商业空间的打造就好比一道实验工序,定位、策略、动线、业态、建筑、场景等不同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发生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从而打造成我们所看到的商业。
  空间印象  晨光奔现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建筑师讨论区

[美国版]Architect 建筑专业杂志 2019年全12册(限时免费)
[美国版]Architect 建筑专业杂志 2019年全12册(限时免费)
本杂志PDF电子版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之用,百度网盘下载链接:(具体册数,以贴内封面截图为准,请自行查阅) ****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国外60种设
  设计杂志  maohd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建筑景观

大师系列——理查德.迈耶
大师系列——理查德.迈耶
发一个文件夹到网盘提供下载,是大师系列的一本,理查德迈耶的作品集,很多同学那里都有这个,若果没有的话赶快下载吧,至于为什么呢,是迈耶的,你懂的。
  josieven  acentric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设计图书

深圳市城规划标准与准则(2018局部修订)
深圳市城规划标准与准则(2018局部修订)
深圳市城规划标准与准则(2018局部修订)。 PS:本文档仅供学习研究。版权所有人若认为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sell=1]链接
  dugujian2001  basten272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各省标准

武汉恒隆广场规划方案设计调整送审稿文本
武汉恒隆广场规划方案设计调整送审稿文本
好东西一起分享。百度网盘下载链接(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侵删): [sell=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v8yzSy8sS9SjRP6aQ597Q 提取码:
  以拓之名  basten272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设计文本

03J922-1 地方传统建筑徽州地区
03J922-1 地方传统建筑徽州地区
本图集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侵删。若您发现有更新版本,请回复提醒或直接上传新版本。
  远大理想  STONE992410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建筑图集

01 重庆两江四岸嘉陵江段汇报(SASAKI)
01 重庆两江四岸嘉陵江段汇报(SASAKI)
百度网盘下载链接: ****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Y.988827  ranjiajia1990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设计文本

新作|玛丝菲尔深圳总部园区
新作|玛丝菲尔深圳总部园区
卓有远见的Marisfrolg Apparel创始人决定重新建一座总部,因此委托Architecture Van Brandenburg设计一个极具创新性的方案。他们的目标:建立一座完美融合时尚与
  深圳老梁  wendy最后回复于 2024-06-04 项目实践·作品库

官方综合交流QQ群(更多):

240721746

拓筑在线——面向建筑师群体的

设计交流论坛、软件学习社区、资料下载网站及企业服务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拓筑小助手

GMT+8, 2024-6-6 13:01 , Processed in 0.084633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拓筑在线 ( 粤ICP备11043922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1-2023 拓筑在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